400萬公頃浩瀚林海、每立方厘米富含3.5萬余個負氧離子的好空氣,就是我們好的待客之禮

每立方厘米富含3.5萬余個負氧離子的好空氣

每立方厘米富含3.5萬余個負氧離子的好空氣

  400萬公頃浩瀚林海、每立方厘米富含3.5萬余個負氧離子的好空氣,就是我們好的待客之禮

  10月初,黑龍江省伊春市朗鄉林業局轄區內出現疑似老虎足印。經專家勘察,確定腳印“主人”是一只身長2至3米的壯年雄性野生東北虎!

  張英善已經記不清近40年來,自己到底在小興安嶺栽了多少棵樹。 “少說也得有100多萬棵了吧?”張英善爽朗地笑著,張開雙臂、伸出那雙帶繭的大手向記者比劃,“早栽下的那一批,得有這么粗了!”

  再也不能把過量采伐森林資源當作“金山銀山”了!90年代,伊春市委市政府出臺舉措加快推動單一的“木頭經濟”向“林、農、多、加”復合型經濟轉變,過量消耗森林資源的勢頭得到扭轉。2011年在年木材收入減少7億元的情況下,伊春壯士斷腕,率先在國有林區停止森林主伐,2013年又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,徹底放下斧頭鋸。

  森林以自己的方式回饋這片土地。2007年,伊春森林資源歷史性實現了“長”大于“消”,近幾年森林蓄積年均凈增長1000萬立方米,2017年已達3.2億立方米。森林覆蓋率也由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時的78.4%增長到如今的84.4%。

  靠林不吃林,向林下經濟、旅游轉變

  不砍樹,怎么富?停伐后的伊春不是沒有困惑。獨木已難支,更多“擎天之樹”何處尋覓;路徑有依賴,培育新發展動能談何容易?

  一組數據,可反映出停伐對伊春的沖擊:2014年,伊春市全面停伐減少增加值15億元左右,地方財政收入下降17.4%。

  不甘貧守青山的林區人嗅到了外界的機遇:健康的森林食品、潔凈的空氣、世界面積大的原始紅松林。伊春靠林不再吃林,而是向吃林下、吃風景轉變。

  興安嶺上千般寶,不砍樹來也能富!如今,依托星羅棋布的261個林下種植養殖基地,森林食品產業已成為支撐伊春綠色轉型發展靚的參天大樹,預計到2020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。

  “這個夏天我們共接待游客13萬人次!”旺季雖已過,但伊春九峰山養心谷景區經理吳雪仍難掩喜悅之情,“景區主打森林養生和休閑度假。除了呼吸新鮮空氣、漫步林間水畔,游客還可以在這里學太極、吃藥膳。”

  “林都”待客不用酒,捧出綠色就醉人。“400萬公頃浩瀚林海、每立方厘米富含3.5萬余個負氧離子的好空氣,就是我們好的待客之禮。”伊春市旅發委主任王欣紅介紹,2017年,伊春全年接待游客1258萬人次,同比增長25.4%。

 

手机av在线,久久夜,国产精品无码在线,国产一级 片内射视频播